埔基的服侍善工
文 / 老漁夫
宗教改革之後,大家開始查經,對主耶穌復活升天前交代的執行,要去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的大使命逐漸重視。
大夥兒對「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句話可以理解,但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大家遵守」的廣度及深度有不同的詮釋。最直接的理解是主耶穌的醫病趕鬼及在各會堂傳講天國福音的作為。於是十九世紀末由醫師搭配宣教士全球的醫療宣道行動出現。
另一群基督徒對於主耶穌所吩咐的教導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特別注意主耶穌教導時所舉的例子,所說比喻之意涵。如好撒瑪利亞人面對被搶受傷的猶太陌生人動了的慈心,他看到自己的責任;在急救包紮之後為那需求者多走一哩路的延續照顧概念;寡婦兩個小錢的被重視及肯定;最後晚餐,主親自以夫子之尊給門徒洗腳服侍的典範等。最令人腦洞大開的是記載在馬太福音25章31~45節論審判的日子中,當我們對那弟兄中最小的,身心靈有需求時,「餓了…給吃;渴了…給喝;做客旅…你們留住;赤身露體…給穿;病了…看顧;在監裡…來看我」。主認為這是好綿羊的行為。大家逐漸理解這醫療傳道二者的核心就是【愛】,涵蓋的範圍就是職場活祭。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主耶穌的降生本身就是上主為了要拯救世人生命的計劃之一。
埔基的設立是七十年前創立者們嚐試學習主耶穌執行神的服侍善工。我們不對外強調服侍善工的名稱。用「侍」而不用「事」,為了表示這個字根中“奴僕”和那永遠“待命”(standby)的特性。我們的服侍不是一件朝九晚五以事件為導向的工作,應該是得救生命所獲得新的屬靈勇氣。是自願卑微、至死不休的態度,有面對艱難和死亡的勇氣,不倦不悔的毅力。服侍善工在基督教機構傳福音的本質是內建的觀念、價值、信心及信仰,在外展現的是行動、是見證及宣道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醫療傳道的焦點在主耶穌的醫病趕鬼和宣傳天國的福音。進入到埔基後從院史的深入了解逐漸體會主耶穌醫病趕鬼及傳天國福音的綱領下面核心的要旨,敬神愛人,彼此相愛。不只是愛那些有錢有勢的,是愛那些弱勢有需求的。不是只有醫師可以醫療傳道,當我們把心靈憂傷,心神貧窮,人生沒有方向認為是病的話,我們每個得到信仰的人,每個基督徒都是心靈平靜安穩的醫師,都可以醫療傳道。這就是服侍善工的要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