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嬤的生命故事:微光中的堅韌與愛

 


文 / 合成里巷弄站- 林淑靖站長/ 大智學堂舞動耆樂派模組- 賴寶珠指導員

87 歲的張阿嬤像一棵歷經風霜的老樹,靜靜地矗立著,述說著她那段悠長且充滿韌性的生命故事。

23 歲那年,透過媒妁之言,她與丈夫結為連理。婚後,丈夫入贅她家,夫妻倆共同在台糖農場務農,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日子平實且幸福。夫妻相互扶持,育有二男三女,他們的家庭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裡,卻能夠享受著精神的富足。

張阿嬤的丈夫在農場任職工頭,兩人一同打拼,衣食無缺,生活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十分滿足。她曾笑著回憶:“日子過得像流水,沒有什麼大富大貴,卻有著滿滿的安穩與幸福。”在那段歲月裡,張阿嬤的人生充滿了快樂,她無怨無悔地投入家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母愛的溫暖。然而,生活中的苦痛也不曾缺席,張阿嬤的次子在晚年酗酒,婚姻失敗,最終因病離世,這成為她生命中最難以承受的傷痛。

即使如此,阿嬤選擇面對,用她特有的堅韌與豁達繼續走下去,她將次子的女兒撫養成人,始終以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阿嬤常說:「人老了,不想那麼多,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這句話道出了她對生命的豁達與對家庭的牽掛。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嬤的健康狀況逐漸衰弱,2022 年診斷出血管性失智症,加上行為障礙,偶爾使她的情緒變得不穩定,這些挑戰使她的晚年生活更加艱難,長照站的站長家訪時發現她的需要,與家屬討論後,邀請她加入合成里巷弄長照站。

長照站成為阿嬤生活中的重要支柱,讓她不僅得到專業的照護,還透過各種活動保持身心的活力,面對多重健康問題的阿嬤及其他長者來說,參與長照站的活動能提供幾大好處:

1. 延緩失能失智進程:透過舞動耆樂派等體適能運動,阿嬤得以在動態活動中維持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這些運動有助於減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也有助於促進腦部活動,延緩失智的速度。

2. 穩定情緒,強化社交聯繫:張阿嬤的情緒因病變得不穩定,但長照站提供了一個充滿關懷與支持的環境,讓她有機會與其他長者互動,通過手作藝術品、論語導讀等靜態活動,感受到人際間的互動及溫暖,幫助她穩定情緒。

3. 身心健康的全方位照護:張阿嬤在長照站能夠獲得不只是身體上的照護,還有心理上的支持,透過照護團隊的細心陪伴,她的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每一天的活動和關愛讓她感受到自己依然能夠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4. 整合醫療與照護資源:巷弄長照站與埔基醫院密切合作,當長者有突發健康問題時,能夠及時轉介醫療資源進行處理。

5. 減輕家屬負擔:巷弄長照站的存在讓家屬能夠在工作或生活之餘,放心地將長者交給專業的照護團隊,減輕了家人照護的壓力。

張阿嬤的故事是一個充滿韌性與愛的典範。儘管她在晚年面臨了健康上的多重挑戰,她依然以不認輸的態度參與長照站的各項活動,這份毅力讓她的生命如微光般持續閃耀。她每天笑咪咪地參加長照站的活動,無論是靜態還是「舞動耆樂派」模組這類動態的運動,她都全心投入。

這份不認輸的精神,不僅是對她自身的鼓勵,更是對周圍所有人的啟發,長照站照護人員表示,張阿嬤的堅持讓他們看到了生命的韌性,她從不因疾病屈服,始終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她的參與下,這些活動不僅是她維持健康的方式,更是她對生命的回應。

巷弄長照站的多元服務與社區化模式,確保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持續、全方位的支持,使得像張阿嬤這樣的長者即使面臨重重健康挑戰,依然能夠保持生活的品質與尊嚴。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