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歐惠的心橋


 文 / 老漁夫

年輕的時候有幸和很多的國外宣教士或醫師們共事學習,這些年來一直在思考這些讓人佩服的宣教士或醫師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給自己定位,如何看自己在這被援助國家裡扮演的角色,是指導者? 是領導者? 是資源給予者?還是像聖經教訓裡的拯救者,好撒瑪利亞人? 

埔基五十周年時,埔基的阿公阿嬤給大家勉勵的書信中,大概可以稍微體察一二:

〝We pray that the Hospital will continue to be a place where the Good Samaritan will find His Inn and also the place where the sick and suffering people will receive love and good medical treatment. May the Hospital be like a Light House for God’s Kingdom. May the work honor the name of Jesus our Lord.”

【我們期待這間醫院可以成為那好撒馬利亞人可以託付病患的旅店。在這裡,所有遭受疾病或是苦難的人可以得到愛與好的醫療照顧;願醫院可以成為上帝國度中的燈塔。願所做的工能夠榮耀主耶穌的名。】

他們希望:

1.埔基成為眾好撒瑪利亞人可以託付拯救善行的旅店;

2.埔基成為指引在黑暗中行走的旅人,尋找回家的路之燈塔;

3.埔基在社區所做的工作能夠榮耀主的名!

我很訝異,他們期待他們手中曾經栽種、建立、耕耘過的產業,有一天能成為那可以被好撒瑪利亞人可託付的旅店。可以在黑暗中引人尋得人生方向,找到正確生命道路的燈塔,並用來榮耀那讓他們得以享有內心平靜安穩滿足的神和救世主。

歲末年終,阿嬤逝世10周年,從他們對後進的期待,可以清晰看到他們對自己角色謙卑的定位於 【神  產業的工人】。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當成一座連結永生資源和人心的橋。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8-9)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