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口罩下的長輩
文 / 老漁夫
去年新型冠狀病毒已經悄悄的影響全世界的生活運作。這次的疫情對長輩社交的影響非常的大。在疫情肆虐之下,長輩的致死率本來就較高,維持在12~15% 之間。而80 歲以上的長輩更高達兩成。麻煩的是50 歲以下的青壯年,致死率卻不到0.5%。這差異造成全民防疫的困難。長輩面臨的是生死存亡的威脅,而年輕人面對的是家庭經濟來源斷炊的壓力; 因為不工作就沒有收入,養家活口就有困難。因此各國在執行全面的封城防疫隔離,阻擾非常的大,防疫的效果差。
社交距離的強調使探訪長輩的愛心行為變成危險的負擔,特別是那些社區感染高的國家,如美國、義大利、英國、巴西等西方國家。長輩們對這種社交距離的維持不能諒解,認為是被社會孤立了。保持社交距離、取消探訪行為被扭曲解讀為遺棄,造成長輩內心的傷害以及親友之間的誤會,真是令人遺憾。
戴口罩的影響更形巨大。大腦有一區是專門辨識人臉的皮質層區,在下顳葉的梭狀回,對人臉五官的辨識非常敏銳。自幼用來辨別人臉上喜怒哀樂等非常細微的表情。對於上了年紀的長輩們而言,各種環境變化的辨識能力本已在逐漸消退,雪上加霜的是用來做親疏區別,表情辨識最重要的訊息來源又被口罩遮住了一大半,反應的能力就更被削弱了,因此長輩對人際之間互動的無力感更形加重。
現今在疫情擴大嚴重的當下,我們如何協助彌補長輩在這種不友善的環境能安然度日?除了仍要格守勤洗手、戴口罩、訪視時保持社交距離之外,最好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記得事先通知,讓長輩有心理準備,你將要去探訪他。
2. 儘量維持過去訪視的頻率,不要改變自己的各種行為習慣。
3. 善用聲音訊號的特質,主動出聲打招呼,先報自己的姓名和來意。
4. 刻意拐彎抹角,想測試他的記憶力和行為的敏銳度,常常會變成在提醒長輩的弱點,讓人更自卑而已。
我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打了。只不過這次的對手不是人類自己,是引起瘟疫的病毒。牠侵害了生命,也影響了人際關係的和諧,尤其是對長輩的生活與心靈的負面影響,唯有透過合宜而積極的互動,才能確保你我家中長輩的福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