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省思
《愛鄰福氣》
主持人 / 蕭錦峰
編撰 / 數媒組 朱家興
現今的醫學非常的發達,我們可以透過醫學來延長自己的生命,甚至讓我們人產生了「人可以扮演上帝」的錯覺。我們人就是那麼的無知與傲慢。
可是我們萬萬沒想到,當一個小小的病毒來敲門時,我們所熟悉的一切,我們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生活,一夕之間風雲變色,如同一記當頭棒喝,把大家都打醒了。
在病毒面前,我們是如此的無助。只要一個不小心、不注意,我們與親人或許就是天人永隔。每個確診者從未想過自己會是那一個確診病患。整個社會也因為疫情的變化,許多事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的生活和生命變得很難掌握。
一個小小的病毒就這樣把人類的世界搞得天翻地覆。我們除了怨天尤人、仰天長歎之外,有什麼事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呢?
一、在疫情中學習應變能力,讓自己成為具有彈性與創新的人:
在疫情的當下,我們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須靠網路解決,足不出戶的生活是我們平常都很少去做,甚至是不曾想過的情況。但現今,大家不得不使用這種方式繼續生活下去。所以說一個疫情會讓我們學習到許多的東西,也逼迫我們要去改變現狀。這個時候,應變能力就非常的重要,一個生命中有彈性、懂得應變的人,他也是某種程度成熟的人。
二、學習付出:
在人人自危的時刻,自私是在所難免。有些人選擇保護自己,但也有人選擇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他人。COVID-19 在這個世界蔓延,有許多地方都面臨醫療量能匱乏的問題。面對這樣的一個災難,總是會有這麼一群志願者,不論是醫護人員、退休醫護,甚至是非醫事人員,災難在哪裡,他們就往那裡去。當每個人在疫情之下都還想從中得到所謂的好處、趁火打劫,防疫就會出現很大的破口。但當每個人都願意多一點點的給予、多一點點的付出,或許你我不是醫療的專業;或許我們只能在言語上給人家多一點鼓勵,但對於受難者而言,我們就是黑暗中的一道陽光。我們的靈魂也會因我們的一點付出而變得美麗。
當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再理所當然,害怕、負能量、缺乏安全感,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應。但我們要如何從中反思,成為更好的人,才是這個疫情之下,人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如想了解疫情之下的我們要如何面對,請聽本集蕭牧師的暖心激勵《愛鄰福氣第89 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