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力量

文‧ 圖 / 愚人之友身障組 賴韻婷 社工


恩,是一位出生於仁愛鄉部落年僅2歲多的小男孩。家中食指浩繁,成員眾多,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位姐姐以及大叔一家人同住在一起。

在外界看來,家庭就業人口數眾多,但其實爸爸及爺爺才是這個家庭裡,最主要的經濟支柱來源。小恩的四位姐姐、堂哥及堂姊目前都在還在讀書;小恩的媽媽患有憂鬱症,狀況一直不穩定,也沒有持續回診、就醫、服藥,故無法負擔起家庭照顧的責任;小恩的大叔也因為車禍後腦傷,無法工作;因此小恩由奶奶一手扶養到現在。

在小恩出生後,因為嗆奶而導致窒息,送往醫院急救後,處於病危的狀況,當時醫生詢問小恩的家屬,是否要搶救時,奶奶堅決地告訴醫生,一定要搶救小恩,不要放棄這個小生命。小恩從一出生就是由奶奶帶著、照顧著,她們有著濃厚的感情。

雖然小恩被搶救回來了,但因為腦傷的關係,他無法像一般的孩子一樣成長,奶奶每週都會背著小恩,從仁愛鄉的部落,搭著公車到埔里鎮的醫院來復健,即便舟車勞頓,奶奶仍然相信小恩一定會越來越好。

在復健的過程中,因為小恩下肢呈現垂足,部分有剪刀腳的情形。奶奶帶著小恩來到輔具中心諮詢,是否能協助改善這樣的狀況。經過輔具中心的專業人員評估後,建議讓小恩使用踝足矯具,改善關節攣縮的情形,當時奶奶表示:「如果要適配這樣的輔具,需要多少費用呢?」。

評估人員告知,如果申請補助後,可能還需要幾千元的自付額費用。奶奶聽到金額後很擔心,因為這筆費用,對她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社工人員看到了奶奶擔憂的表情,故幫忙評估了小恩的家庭經濟狀況,了解到他們確實很需要這樣的輔具來協助小恩,因此社工協助小恩透過申請急難救助金,支付不足的輔具費用自負額,希望透過發揮微小力量,幫助小恩,讓小恩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能更順利長大,也讓奶奶可以安心。


小恩使用踝足矯具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