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童心
重拾童心
文 / 心理健康中心 黃碗婷 管理師
「媽媽,我好無聊啊!」許多父母親常常從孩子口中聽到這句話,尤其是無法到校上課的疫情期間。聽到孩子這句話,父母親( 或是祖父母) 們,一時之間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只好回答:「自己去玩玩具啊!」甚至隨手將手機、平板丟給孩子,心想至少能讓孩子暫時安靜一段時間。回想小時候,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從來不覺得無聊呢?
家長們的童年時代,可能兄弟姐妹眾多,加上親戚鄰居的小孩,總是不缺玩伴。鄉下長大的孩子們更是方便,撿個破磚塊往地上一畫,便可以開始跳房子。現在的孩子玩伴不多,可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左鄰右舍也不常往來,加上週邊環境及安全的考量,孩子們可以玩的空間愈來愈少。
許多帶孩子來做發展評估的家長說:「我買了好多玩具給他,但他還是常常說無聊。我要工作又要做家事,真的抽不出時間陪他,而且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跟小孩玩。」其實孩子不需要太多昂貴精美的玩具,不如先從家長熟悉的童年遊戲開始,例如:每天抽出十分鐘和孩子玩撲克牌,配對顏色和花色、比較大小、數數,甚至進展到十以內的加減,依孩子的發展年齡來調整難度。撲克牌還可以當作賣東西遊戲的紙鈔、公車遊戲的悠遊卡;做家事的時候,把一小部份的家事分配給孩子,依照他的能力逐漸增量或複雜化,例如:要孩子把衣物從曬衣夾上取下,分類衣服、分類曬衣夾,把枕頭搬到房間…。
必要時還可以把簡單的家事重覆化、複雜化,讓他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如果家長有更多的時間當然更好,但不必擔心讓孩子做家事會幫倒忙,我們小時候不就是從「裝忙、幫倒忙、幫上忙」這樣的程序長大的嗎?每天的遊戲時間一到,就陪孩子盡情遊戲,找回過去童年的玩心和不到天黑不回家的衝勁。一段時間下來,家長們可以發現,孩子愈來愈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好玩的事,愈來愈能從現有的玩具找到新玩法,不再嚷嚷「我好無聊!」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