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子裡的曾經

 黑盒子裡的曾經

文 / 埔基護理之家 白盈堯 照服員


個人的心底總有件過去難以釋懷的事情,總會想著「當初如果怎樣,現在一定會不一樣…」但既然事情已成過去,那就讓它過去吧!因為這就是記憶,不論愛恨情仇,最後總會漸漸地埋葬在歲月的最深處。


但是患有失智症的患者,記憶卻從此停留在原地,塵封在一個沒有鑰匙的黑盒子裡。「記憶」可以讓人充滿活力,我們藉著回憶可以洗滌生活上所有的喜怒哀樂,然而失智症卻是使人漸漸失去原本的過往。


記得曾經接觸到一位失智症個案,他患有典型額顳葉失智症,是位標準的黃昏症候群患者。只要一到黃昏就會出現明顯強烈的攻擊現象,任何照顧者包括家屬都無法靠近他,而且失語失聰根本無法溝通。照護上只能靠全身性的保護性約束,直到我接手照護。


其實一開始我是非常抗拒照護個案,因為個案攻擊性強,我深怕在照護過程中會弄傷他,所以當時只決定照顧個案三天就要放棄。可是當我慢慢的開始試著探討這種病症的照護方法,例如:吃飯、運動維持生活機能。我發現雖然過程辛苦,可是卻讓個案慢慢地接納我、試著依賴我。個案也不再需要做保護性約束。


期間家屬曾試著將個案帶回原生家庭,但個案卻在到家後不下車,用行動表示要回到機構找我。這讓家屬覺得很不可思議,我一個照護者是怎麼讓有嚴重攻擊傾向,且失語失聰的病人信任我。看到個案的變化如此之大,9 個月來努力的點點滴滴,讓我覺得既欣慰又充滿成就感。


但漸漸的個案開始忘記怎麼吃飯、怎麼喝水,活動力也急速的下降。最終在一次發燒送去住院的過程裡,因為急性肺炎而往生。我在陪伴個案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時,看著個案的照片,我不自覺的掉下了眼淚。這時的我才發現…我對這件案子到底是用了多少的心思,讓一位已經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接納我。


泰戈爾曾經說過: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即使腦海裡的記憶會被時空橡皮擦一點一滴的擦去,但卻擦不掉曾經停留過的痕跡。面對失去的記憶,我們用思念彌補失智症患者失去的曾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