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回家

文 / 社會工作室 侯勻琳 實習生

安寧病房中,我蹲在病床邊,努力地想聽清楚她說了些什麼……


她是一位罹癌的病人,因為早年和家庭的關係不佳,轉到安寧病房的日子裡,她身旁沒有任何家人的陪伴,只有看護的照顧。然而家人一直是她內心深處的惦記。在我探望她的時候,她總是念叨著家,想念那個遠方靠海的房子。


有次她對我憤怒的説道:「我想回家,但我知道不可能,因為沒有人能照顧我...」她的眼底充滿著孤寂…


隨著病情不斷發展,後來的她拒絕任何插管,也不願意進食。因為沒有放置鼻胃管,她的身形日漸消瘦。有時她還能與我說上幾句話,偶爾開開幾句玩笑,笑得開懷,但更多時候她是皺著眉頭,蜷縮著瘦弱的身體,被疼痛折磨的痛苦難耐。


在與她接觸的日子裡,從一開始的醫療費用補助,到後來的臨終陪伴,我們時刻都在關注她的每一項需求。從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的角度,安寧團隊協助她在臨終的最後一段路能夠走的更舒適;我們聽見她真正的盼望,協助聯繫她的家屬,使其與家人團聚,並進行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別。我們希望能透過有溫度的陪伴,讓她並非孤獨面對死亡的迫近,而是能夠感受到有人與她同在。


最終她在睡夢中安然的離世。臨終前,她在我們的陪伴下逐漸找到歸屬感,靜靜地走完生命的旅程。


對於每個人而言,死亡是必然的一趟旅程。在安寧病房中,透過安寧團隊的合作,提供病人有品質的照護,並關注病人與家屬的全方位需求。除了減緩生理上的疼痛,也努力緩解病人與家屬心靈上的苦痛。雖然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是生命旅途的終點,但能夠陪伴病人提早做好準備,才能讓生命了無遺憾。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