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戲說居服:一段愛與初心的故事

 

新戲說居服:一段愛與初心的故事

文‧ 圖 / 愚人之友基金會 童淑寬 居服督導

案時,精氣神十足的阿伯,有些生氣地說著:「你們做居家服務的,應該都要有愛心,我沒有什麼要求,就是希望服務員有時間的話可以幫我把排油煙機清一清。有時間的話紗門也稍微清一下,我一個人住,這樣的要求應該不過份才對……」


阿伯雖然有配戴助聽器,但還是有些重聽,因此需要放慢語速、提高音調,用我破破的台語好好跟他說明……


「唉唷〜爸,人家做居家服務,不是你想的那樣啦〜之前跟您說過了,你說的那些,政府都有規定不能做啦〜」坐在一旁的兒子,時不時就會站起來,用勸導的方式跟父親溝通。


「大哥〜沒關係啦!阿伯應該是不知道我們居家服務到底是什麼,所以才會這樣說,我好好跟他說明就好〜」


「哎呀〜我們之前申請過,這些規範他都知道啦!我爸齁,老是會叫服務員做這、做那,我們做子女的都有跟他說過,每個行業都有他們的服務範圍,但我爸就是講不聽」,兒子無奈的擺擺手,臉上露出抱歉的表情,看來真的有點擔心父親會嚇跑我〜


「之前申請過,那後來為什麼想換單位啊?」經驗告訴我,擔任居服督導( 居督) 先不能急著說,更重要的是要先聽。


「唉〜因為我爸會嫌人家不好,政府給的陪伴服務、陪同外出的時間,他都會叫對方用來打掃,都跟他說過不行了,但就是講不聽!所以這次換單位我才會坐在這裡,怕你們被他嚇跑……」


大哥這麼一說,一時之間我的心都暖起來了。


進到居家服務擔任居督工作一年半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能被家屬這樣理解,而且願意站出來說話,真的很難得。雖然簽完約,服務一陣子後,阿伯還是會不斷教育我「做居家服務要有愛心,要願意多做一點」。身為居督,我們經常會遇到長輩和家屬說這句話,因此我也很感謝說這些話的長輩,是他們促進了我去思考「長照的核心精神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居督總需要花許多時間和精神去進行「溝通」這件事。


居督這份工作時常會被夾在案主/ 家屬的權益、政府規範、居服員權益的中間,每個人的期待與抱怨都是我們工作的日常,我常形容自己的工作像個樞紐,並期許自己在聆聽和滿足各方期待時,還能保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初心,因為我曾經是家屬,未來也可能成為長照使用者,所以制度若能更好用,當然也是我的期待!


居督的工作需要面對不同的世代,我很感激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已經進步到「不將社工跟居服員視為愛心和志工的代表」,而是一份專業工作。其實,對於偏鄉弱勢、獨居的長者,我們的居服員也會提供「順便」的服務。多走一哩路,並不是一味僵化的執行任務,而是表達一份從神來的愛。當然過程中我們仍需要對家屬和長輩們解釋,這份工作不是幫忙掃土呦!


我一點也不介意多解釋一點,因為我知道居家服務正在演進中,耐心說明是促進「演進」必要的一部份,只希望更多人可以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社會福利〜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