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友善小旅行-竹山延正社區
農村友善小旅行-竹山延正社區
文‧ 圖 / 愚人之友基金會 郭德煌 專員
這次跟著厚熊爺爺奶奶們來到竹山鎮延正社區,這裡除了出產有名的照鏡山紅番薯外,還是「台茶22 號.沁玉」的產地。剛下車,延正社區的夥伴已經擺好茶水熱情款待我們,更準備了採茶裝讓體驗更有「風味」,長輩們紛紛上裝迫不及待的要往茶園出發!
來到茶園前,資深的採茶老師教導我們採茶的技巧,阿撰阿嬤當下湧上滿滿的回憶,她憶述著年輕時在家鄉擔任採茶的工作,雖然當時工作跟生活過得很艱苦,但在後半生回憶起來卻意外的「回甘」,阿嬤一邊憶述著人生的甘苦,雙手一邊採著茶葉。這次的採茶對我們大部分的人而言是一次新鮮的體驗,但對從茶鄉出身的長輩們來說,卻是一次懷舊治療,通過親身的感受,回憶起年輕時的生活點滴,梳理當年的情緒。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茶廠,廠長向我們演示現代茶廠「曬茶」、「炒茶」的工序,長輩們深深陶醉在茶廠陣陣的茶香之中。接下來是體驗揉茶,這個程序是為了破壞葉組織,將當中的汁液滲出附著在葉片上,茶液在沖泡時就會溶解於熱水中釋放茶香,成為一壼香醇的好茶。最後廠長還將我們剛揉好的茶葉拿去烘乾製成個人的茶包,讓大家可以帶回家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茶呢!
後來延正社區還安排了茶藝師為長輩們沖茶,在古色古香的涼亭中喝茶真的是別有一番風味。接下來爺爺奶奶們來到社區中的茶文化館,這個文化館保留了過去茶農家的場景,像是炒茶的鼎灶、揉茶的布袋,牆上還有過去製茶的相片,讓我們更好了解過去製茶的樣貌。在這個文化館中宛如搭上了時光機,讓人不禁尊敬前人的刻苦耐勞,一不小心就待在裡頭逗留好長一段時間呢!
午飯休息後,社區利用在地的筍子和地瓜進行包子DIY 的活動,爺爺奶奶們則發揮創意,捏了各式各樣的造形,有位阿嬤還說這樣出爐後才不會搞混呢!在大家等候包子出爐的期間,長輩們的手也沒有停過,大家利用茶葉拓印,製作屬於自己的提袋。雖然有的長輩手工並不是很靈活,但在學生志工的從旁協助下,一同完成了這個跨世代的藝術品!完成拓印後,筍包也蒸好了。爺爺奶奶們將自己獨一無二的包子放進餐盒,再用剛拓印好的提袋裝起來,這下提袋不止有「美貌」,而且還有「內涵」了呢!
延正社區小旅行進入到尾聲,爺爺奶奶們都很踴躍的分享自己的心得,連平常不敢拿麥克風的長輩,也很有感觸願意分享感受!我想是因為延平社區夥伴的心意和有愛的環境打動了長輩,讓人更放鬆、更安心去表達與學習。
今天的行程不停刺激著長輩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這樣的行程不止能讓他們深刻的學習,更可以離開生活圈,到新環境感受不一樣的體驗,治療身心靈、豐富老年人生。
那我們就回去繼續強健體魄,準備下一趟旅行吧!感謝這趟旅行所有給予幫助的單位及夥伴!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