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交會與傳承-家托服務風景

 


文‧圖 /愚人之友基金會  史懷恩  輔導員

的布農奶奶

我是來自信義鄉羅娜村布農族的孩子-Ali,家托輔導團的一員。還記得小時候,我的奶奶時常教導我許多事情。當我幼稚園在家裡寫數字練習本時,奶奶會直接握著我的手,慢慢地帶我寫出整齊的數字,並且叮嚀我以後寫字要像總統寫的字一樣漂亮;當我國小在練習摺衣服時,奶奶會親自示範她的摺法給我看,告訴我這樣摺出來的衣服才會快速又整齊。奶奶教導我任何事情,從來不是靠一張嘴或一個口令,而是身體力行地在教導我許多事,也用她的生命教導我,要做一個努力、謙卑、持之以恆、寬容、誠實、愛家人且愛上帝的人,這就是布農文化的縮影之一。布農族是一個注重長幼有序、敬老尊賢且內斂寡言的民族,我們沒有頭目也沒有貴族、平民的區別,但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尊敬長輩,部落的耆老、年長者就等同於頭目的存在。這些耆老們將生活方式、行事準則教導、傳承給下一代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

信義鄉羅娜村-以馬內利家托

以馬內利家托的負責人-素雲姐,是一位年近70歲的布農婦女,她不擅言詞,但臉上總是掛著溫暖笑容,待人非常貼心、真誠,每次見到她都有種見到自己的奶奶那樣的親切感。記得在某次進行例行訪視時,長輩們在家托的休憩空間彼此寒暄聊天,時不時也會抱抱素雲姐的小孫子,或陪小孫子玩耍。而當素雲姐正在準備長輩的點心,並要拿給長輩時,小孫子當下就搶著當她的小幫手,協助拿點心和開水給長輩享用。那個當下,整個氛圍都充滿了愛與關懷,大家互相照顧,彼此相愛,頓時心頭有一股暖流湧出,驅趕了初春時的寒意。

生命的交會與傳承

從以馬內利家托的多元互動中,我看到了我們布農族長輩以身作則來教導晚輩的文化。因為素雲姐這些長輩,並且真心關懷、愛護,以至於小孫子也能在這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下輕鬆自然的與長輩相處。這樣的照顧環境不僅對於長輩們的身心靈有著極大的幫助和安慰,對於小孫子的成長過程也有正面的影響,大家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如何愛人與被愛。三個不同世代的人在家托裡互相包容、彼此相愛,是最美的畫面。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