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善工
《愛鄰福氣》
主持人 / 蕭錦鋒 牧師 編撰 / 數媒組 陳彥豪
埔基阿公阿嬤咖啡館是要讓人重新得到力量的地方,因為進到這個咖啡館,疲乏的人可以得到活力,軟弱的人可以得到力量,這是一種屬於身體上的復原吧!對埔基人來說,阿公阿嬤家這個老房子是有所謂信仰意義的,因為我們會想到服侍善工。
以賽亞書28:12說:「這是安歇之所,你們要使疲乏的人得安歇。」
這是安歇之處,人會疲倦不一定只有身體上的疲倦,也有許多心靈上的軟弱、心靈上的疲乏,也有可能是他很弱勢,也有可能他有疾病,也有可能他有經濟上的壓力吧,或是他有物質上的缺乏,這些都會讓人的自我形象不高、自我形象受損,你的熱情、自信心和能力就慢慢在流失。
阿公阿嬤家曾經接待了許許多多這樣的人,聽早期的員工說:只要有時候心情不好或是有挫敗感的時候,阿公阿嬤就會邀請人到家裡吃飯,給他一些鼓勵及建議,然後熱情的接待他,有時候甚至不用說什麼,只需要傾聽便可。人的心靈無形中就得到了慰養、得到了力量,這就是「服侍」,用自己的家來服侍別人。
「服侍善工」希臘文叫diakonia,在新約聖經裡面是用來形容基督教服務工作的,動詞是指著服務,那名詞就指著服務的人,最早用到的是管理飯食,也就是餐廳、餐飲的服務。因為在初代的教會裡面,教會裡人數很多,有一些從國外回到耶路撒冷的外籍猶太人,還有一些本地籍的猶太人,教會要供應飯食就會產生問題,因為有族群的分別,所以有些老婦人被分配得比較少,也不是故意分配的少而是因為當時的這些耶穌門徒都很忙碌,就沒有太多心思在分配飲食、管理飲食上面。後來他們選出了七個執事,執事有很嚴格的條件,要聖靈充滿、要有好名聲,然後還要有智慧才能來管理飯食,這個管理飯食就慢慢地形成一個所謂當時希臘人叫的diakonia,就是服侍,一個基督教的服務、一個好的工作、一個美好服務的工作。
阿公阿嬤家也是有賣簡餐的,其實嚴格來講算一家餐廳,所以我們期待它能夠彰顯信仰的意義,把那個服侍善工表現出來,它不是以賺錢為出發點,而是以服務為出發點,讓餓肚子的人可以吃飽,讓心靈疲乏的人被裡面的環境氛圍、照片、事跡、音樂、介紹所感動,心靈上也得到滋潤。
diakonia是透過執事的服務、飯食的管理,來呈現一件好的服務需要透過好的人來完成,如果你能夠做好事又把事做好,這個人的態度就要對,所以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是以服務為目的。
看到這個咖啡館,我們便不會忘記埔基「愛的初衷」,我們的院訓就是「愛鄰如己」!阿公阿嬤來到台灣,他們就是來服侍最有需要的人,不僅用上帝的話來安慰人的心,也用實質上、醫療上的專業,來醫治人身體上的疾病和疼痛,這就是「服侍善工」。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