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療養院

 

文‧圖 / 募款公關組 許安琪

大湳平地人肺結核療養院 1956年1月~1980年 共歷24年
創辦者:謝 緯 負責人: 謝緯
主要贊助人:1.Dr.Bob Finley(鮑伯.馮雷) 2.美國學生聯盟
受惠人數:約3000人以上 地點:埔里鎮鯉魚路25號(鯉魚窟仔)
現今風貌:1.於1980年(民國69)經全國醫護人員的努力,肺結核而得以控制、絕跡。
     2.於1982年3月2日捐贈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為謝緯紀念青年營地。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27
1954年謝緯醫師在美國紐約水牛城總醫院擔任外科醫師時,向同僚鮑伯馮雷醫師(Dr. Bob Finley)分享,台灣山地肺病患者的不幸際遇。他們處於貧困、根本買不起營養品及付費治療,都是瘦弱不堪,而且咳嗽不停,接著咳血和吐血。鮑伯馮雷醫師說:「何不我們建一所專門醫院?」他們首先把自己所有的五元美金都捐出來,然後便到各地募款,他們初步預算要5000美元,他們獲得美國學生聯盟的支持。 嗣經羅文福牧師全力奔走,取得埔里鎮代表會與余瑞淵鎮長贊同,在鯉魚潭(鯉魚窟仔)邊捐贈佔地三甲餘地鎮有地(鯉魚路25號),1956年1月成立,作為原住民肺病療養院。食宿、 診療、藥品全部免費,亦得美國基督徒醫療協會和芥菜種會的協助經營。

當時有個插曲,在尋求埔里鎮長余瑞淵代為協助之時也發現當時埔里鎮內亦常發現有患肺結核病的鎮民亟需治療,特別是貧困的患者,往往付不起昂貴的醫藥費,鎮長憐憫他們,希望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能夠為他們免費施醫。於是余鎮長和羅文福牧師就向埔里鎮代表會提案,願意將鯉魚潭畔的一塊地贈送給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作為肺結核病療養院之用。這塊地是埔里鎮公所的鎮產,但面積不夠大,於是埔里鎮公所又將旁邊的一塊地買下來,總共有三甲多,經埔里鎮民代表會同意後捐贈給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蓋療養院之用。

鯉魚潭畔風光明媚、空氣清新,很適合肺結核病人療養,而且附近僅有幾戶民家居住,不擔心病患會感染別人。於是他們在廣闊的園區內搭建幾間磚屋供作療養的病房。在診所若發現到有開放性的肺結核病人,就將病人送來此處療養。療養院設有醫護人員宿舍,派有護士進駐,二十四小時照顧病患。埔里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的醫師每週固定時間前來診療病人,同時補充醫療器材和食物。謝緯醫師為了照顧更多的肺結核病患,一九五七年八月二日於埔里街上設立「基督教肺病門診部」。

謝緯醫師又獲得美國基督教青年會的資助,在埔里鯉魚潭附近再設立一所「基督教肺病療養院」,專供平地病人住院療養。後來謝緯醫師忙於台南烏腳病和二林基督教醫院的醫療工作,埔里基督教山地肺病療養院的醫療工作就落在徐賓諾護理師身上。他在每週的固定時間裡,和醫院的醫師一同來到鯉魚潭的療養院,親切的為病人診療。「遇到病重的病患就由徐賓諾把他們送到醫院來,住在隔離病房裡。大部分的病人沒有醫學常識,咳血時就到處吐痰和吐血,遇到這些問題時,總是由徐賓諾一一為他們處理。」每次送徐賓諾護理師到療養院去的司機張桑如此說著。

埔基首任的檢驗室主任陳欽耀說:「檢驗室有檢驗不完的檢體,因為肺結核病人要定期檢查,檢查項目有胸部X光照射、痰的肺結核菌檢查及血液尿液的常規檢查。檢查的對象不僅是鯉魚潭肺病療養院的成人患者,徐賓諾也發現許多原住民的小孩感染到肺結核病。於是就在醫院旁的空地裡又興建一棟平房建築,專供肺病的孩子療養。徐賓諾擔心這些病童因為住院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於是聘請老師來到醫院,為這些因患病而失學的孩子上課。徐賓諾真的很喜歡那些孩子,對待他們有如自已    的孩子般。」

到了一九八○年後政府大力推動全民防癆和治療工作,使全台肺結核病症受到控制,於是將原埔里基督教肺病療養院改為「謝緯紀念青年營地」。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