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心 愛蘭橋
「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
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四:8)
得知他答應接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學位的條件,我知道阿公要藉此交代遺囑!九月上旬我邀請了董事會代表及在院歷任院長和宣教部牧師與暨大代表同行前往見證。
我1985年受派到埔基協助醫務工作和「阿公」開始共事。由於當年我是彰基、埔基兩邊跑,平常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只覺得阿公總是笑口常開,用他北歐腔的國語夾雜一些布農語描述事情不太容易懂。他是安靜做事,不嫌工作輕重貴賤的好同工,任何對埔基改善有關要求他都努力帶領同工配合執行。反覆印在我腦海中的是他彎著那190公分的腰在走廊拾撿紙屑垃圾的動作。後來我逐漸知道,他也拔草,修剪樹木,換燈泡,扶病人,探病房,清馬桶,抬屍體,協助生產並接生……盡心盡力在照顧神的產業,讓醫院清潔乾淨並發揮功能好像自己溫暖的家。2003年再度進到埔基時,他們已經退休,住在宿舍。但每天早上7:30,他和紀醫師必定衣著整齊親自出席參與晨更,一起為埔基的服侍工作禱告。他一再教導我如何在院務困難的時刻去體會神的同在,他以愛埔基的心愛埔里,以愛埔里的心愛台灣,他不取不求不累聚不爭執,沒有聲音,只有順服、忍耐,承擔,用他的一生引導各種資源進入偏鄉,服事弱勢有需求者,以此彰顯「服侍善工」傳福音的核心能力。
這次他接受暨南大學榮譽博士的頒證時100歲,就聲明要對埔基有幫助才接受。表面上這是回應學術單位對阿公當年在台灣埔里偏鄉一生的奉獻社會服務精神的認定;但我們知道,這是他藉著接受這個榮譽博士學位的行為,向埔基人日後要努力持守的任務、方向與態度作囑託與交代,這是他的遺囑,我們沒有等閒視之,埔基前後任董事長、三位院長 、三位副院長、二位執行長、牧師及諸多見證人隨侍在側。他是神置放在埔基的彩虹,神使用他和埔基立約 !
阿公和阿嬤留給我們服侍善工的信念與行為,我們要珍惜與維護。他們以一生最燦爛的時光成為偏鄉連結愛與資源的橋,將福音和醫療資源不斷的注入他們所愛的埔里,這將是埔基永遠珍惜的醫療傳道核心價值與態度。我們不會忘記兩位老人家對這個醫院的期待,我們會嚴肅地以行動回應他,以團隊服侍的精神為偏鄉弱勢族群的需求持續努力奮鬥。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