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基督教「Grace Home」孤兒院

文‧圖 / 公共事務室 許安琪

1958 山地兒童托兒所 
兒童孤兒院Grace Home 1958年~1971年 共歷13年

 
主要贊助:Dr. Bob Pierce 
受惠人數:約200人以上 
年代地點:1.1956年 守城里:埔里鎮牛眠里守城2巷2號
     2.1960年 愛蘭台地:埔里鎮愛蘭里鐵山路6號
現今風貌:
1.於1966年(民國55年)因台灣經濟、醫療漸漸進入佳境而結束。
2.現為守城里公廳社旁民房及現為埔基原住民研究中心Office。

埔里附近的山區有許多原住民需要照顧,所以基督教芥菜種會許多美好的事工選擇在埔里。這裡更是孫理蓮向上帝應許的地方,因為祂揀選了一個願意在此奉獻的人,他就是徐賓諾。他不僅要照顧醫院裡的病人,家裡更有三個「孩子」和他生活在一起,遇有假日時他更要到山上的原住民部落去傳教,他一天到晚總是忙碌著。
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時,社會上普遍貧困,街上有許多孤兒和流浪兒,向人行乞以求得溫飽。徐賓諾初到埔里不久,孫理蓮從台灣各地送許多孤兒和流浪兒到埔里來,交給徐賓諾照顧。
剛開始沒有房舍可作為孤兒院之用,而陸續從台灣各地送來埔里的孤兒愈來愈多,徐賓諾找上了羅文福牧師代為覓屋,就在埔里牛眠里守城聚落找到一處寬廣的房舍和庭院作為孤兒暫時棲身之處。為了讓這些孤兒能受教育,徐賓諾將他們送到鄰近的忠孝國民學校去讀書。
需要照顧的孤兒不斷從台灣各地送來,原來租賃的房舍早已不敷使用,於是就在孫理蓮的資助下,徐賓諾在埔里基督教山地醫院的旁邊購得一塊土地,沒多久就開始興建。此一用磚塊為材料所興建的兩棟平房,蓋好之後美輪美奐,取名為「Grace home」,意即慈善之家。孤兒們住在洋房式的建築裡,非常舒適,生活起居由徐賓諾帶領幾位褓母負責照顧。孤兒們被安排在愛蘭國民學校讀書,他們的生活過得相當舒適,讓附近的居民羨慕不已。就有一位愛蘭的居民說:「住在孤兒院裡的孩子,那像孤兒?他們通常都喝牛乳、吃麵包,穿著整潔,又有書可讀,禮拜天上教堂唱歌,那像一般的農村孩子,放學之後,還要到田裡去幫忙農作,或是去餵牛。」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