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恕

 文 / 宣教部  林惠敏  牧師

一個饒恕的故事:

1992年,布里恩‧傑克森(Brryan Jackson)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跟正常嬰兒一樣,健康活潑。他的父親是一名醫技師,在孩子出生不到一年時和妻子離婚,因為不願支付贍養費的父親,竟然趁著小布里恩哮喘入院之際,將帶有艾滋病(HIV)病毒的血液注射到年僅11個月大的兒子體內。這樣殘忍的行為,簡直就像是在對孩子宣判死刑。

7歲小布里恩被診斷出罹患艾滋病,因全身遭病毒肆虐,導致肝臟腫大引發高燒,而躺臥在病床上無法動彈,連醫生都斷言,他的生命不超過5個月。成長過程中,雖艾滋病不會馬上奪命,但每天需服用大量有毒藥物也會令他喪命。因服食大量治療藥物,令他局部失聰,患有口吃。布萊恩2次瀕臨過死亡,連醫生到最後都想放棄急救,並告訴他的母親:「如果再來一次就不會搶救,預備後事吧」,病情最嚴重的時候,布萊恩每天要吃21顆藥丸,打3次針及每隔一段時間要輸血2袋,藉此維持他的生命機能。除了口吃,疾病最終令他失去了70%的聽力。

為了負擔布里恩的醫藥費,他的媽媽帶著其他孩子,忍受貧窮的生活;而布里恩則得忍受日復一日無盡的藥丸,針筒,藥劑......在一般人對艾滋病了解並不多的情況下,他的求學過程也倍受歧視。「不能喝自來水,必須自己帶水壺在學校,別人不會想要共享同一間廁所;同學們出去玩,也會被故意忽略」布萊恩說,那時憤怒到一天問上帝3次:「為什麼是我為什麼祢讓我發生這些壞事?」當下想要自殺死掉算了。憤怒並沒有帶來答案,直到他找到了基督信仰。 

布萊恩已不再以受害者自居,他說他已經原諒了父親。他說:「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擁有的無論是好還是壞,都可以不用自己承受,我可以交出去給上帝。」把僅有的憤怒交托於信仰,「饒恕也是拯救我身邊的人」。

有人問他,難道你不恨你的父親嗎?他卻回答:「我認為『救恩』是為每個人預備的。」,在夜深人靜時,他主動為父親能得著主耶穌的救恩禱告,雖然他們從來沒有見面或對話過,他也不曾從父親感受一絲溫暖。身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我已經原諒我的父親”。

人有強烈的自尊心,對於嚴重傷害我們人,常無法主動饒恕。但饒恕的源頭來自於愛,而愛是從上帝來的(約壹4:7)。

所以上帝先賜下豐富的恩典,藉這愛子的血,赦免我們的過犯(弗一7)。

上帝希望我們可以效法主,能夠彼此相愛,可以去饒恕得罪我們的人(西三13;弗四32)。 

「神阿!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彌7:17)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祂的赦免是徹底的赦免,一筆勾銷,不再提起,也不再記念。基督徒司提反被猶太人用石頭打的時候,他向神禱告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徒7:60)

司提反的愛心與寬恕,他願意饒恕「所有」傷害他的人。使徒保羅所說的,我們應彼此饒恕,就像神在基督裏饒恕了我們一樣。饒恕不是遺忘,而是不尋求報復,而是「釋放」。雖然無法「遺忘」,但已經原諒對方的行為,不再想尋求報復,不再有負面的情緒。”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作”釋放” (路六37)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 - 弗 4:32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