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ver one without the other!" 醫療傳道缺一不可

文‧圖 / 公共事務室 許安琪

美國旅行佈道家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世界展望會的創辦人,他的人生和事工深受二戰後中國廈門孤兒院門前孤女白玉的遭遇以及眾多戰亂中孤兒寡婦的困境所觸動。他回到美國後,呼籲基督徒奉獻時間和金錢,以幫助戰火中的苦難者,秉承著「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的祈禱,成立了超教派的國際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世界展望會。

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於1952至1976年間多次訪台,對台灣最貧困的地區展開援助。他對這片土地上的貧窮人懷有深切的憐憫和愛心,並對當地宣教士和基督徒的無私奉獻表示高度讚賞。他經常攜帶一本空白支票,鼓勵宣教士根據需要填寫金額,承諾回到美國後為他們募集所需的資金。

在1976年6月23日,世界展望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踏入埔里基督教醫院,這一天不僅是他對這片土地的深情訪問,更是他生命旅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他在這裡講道,並將一本講壇聖經贈與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的徐賓諾與紀歐惠夫婦及全體員工,這本聖經成為了愛與奉獻的象徵。

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的信息充滿了對上帝創造奇蹟的讚美,他強調身體與靈魂救治的不可分割,傳達了一個深刻的信念:通過服務他人,我們同時服務於上帝。這場講道,不僅是知識和靈性的滋養,也是對埔里基督教醫院未來使命的祝福。"Never one without the other!" 醫療傳道缺一不可,這是Bob Pierce 很重要的勉勵。這既不是標語,也不是口號,而是認知,也是見證。

令人感慨的是,這次訪問成了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在埔里的最後足跡。兩年後(1978 / 9 / 6),這位偉大的靈魂戰士在遠離埔里的加州,因白血病離世。他的身影未曾再踏入埔基,但他留給這裡的不僅是一本聖經,還有他對人類的無限愛與對上帝使命的堅定承諾。

今天,當我們回顧鮑伯·皮爾斯博士(Robert "Bob" Pierce)博士的故事,他的生命教導我們勇敢地服務他人,無論面對何種困難,都要堅持信仰和希望。他的遺愛仍在這片土地回響,提醒我們,真正的服務是心靈的交流,是不朽的愛的流傳。



=========



埔基公益💖與你攜手為愛多走一哩路



📌 愛心捐款專線:049-2916777



📌 埔基公益網站:https://reurl.cc/j14AAZ



========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