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鄉早療見習


 文‧ 圖 /心理健康中心 陳冠任 實習生

早療在台灣算是日益興盛的一項治療項目。即使在大都市都還沒有那麼普及。而在仁愛鄉這個地方竟然有巡迴的醫療車可以進行這樣的服務,我認為非常難能可貴。此次在仁愛鄉的早療見習經驗,讓我對早期療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觸。這些孩子們來自偏遠的山區,資源有限,但幼稚園老師的熱情和職能治療師的支持讓我非常感動。通過這次見習,我更深刻體會到早期療
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偏鄉地區,這些孩子往往難以接觸到適當的醫療和教育資源,更遑論是知道自己有沒有相關的問題,而早療團隊的介入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幫助。

在治療過程中,我也觀察到這些山上幼稚園的老師們,肩負著很大的責任。他們不僅要教育孩子,還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發展情況,觀察是否有任何可能需要早療介入的跡象。這樣的工作需要很大的知識量,老師們必須具備基本的發展心理學知識,才能及時判斷哪些孩子可能存在語言、發音或學習上的問題,並及時與專業團隊聯繫,讓孩子能夠得到早期的介入和幫助。

這讓我更加敬佩這些老師,因為他們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擔負起守護孩子發展的重責大任。透過這次見習,我對遊戲治療的效果感到非常好奇。治療師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孩子們互動,並在他們不知不覺中完成治療。這不僅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也讓我親眼見證了「遊戲即學習」的概念。尤其是在構音練習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我們將發音練習融入到簡單的遊戲中時,孩子們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他們的專注力也會相對維持得更久。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僅有效,還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樂趣,而我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我也對於這些職能治療師深感佩
服。要從這麼多款桌遊當中挑選出能夠讓他們玩得開心又可以無形中治療的項目真的是不簡單。也讓我深刻體會到,醫療與照護並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技術操作,更多的是一份愛與耐心的傳遞。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