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鄉巡迴醫療 早療見習心得
文/ 蘇筠晴 醫師
當天我們前往春陽與合作國小,雖然路途遙遠,但不減OT 跟ST 學長姐的熱情。有些孩子對特定事物充滿熱情,比如寶可夢、小動物或車子。曾有一個小朋友對寶可夢特別著迷,起初對學習毫無興趣,但當我們拿寶可夢角色的名字來練習打字時,他竟然非常專注且願意嘗試,甚至進步飛快。這不僅打開了他的學習動機,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找到孩子興趣的鑰匙有多麼重要。
在見習的過程中,我很喜歡老師們跟我分享個案在課程中的進步。一位年紀較小的妹妹剛到教室時,注意力特別不集中,玩著玩著就走神了。老師們花了不少心力試圖把她的注意力拉回來,但她常常無法完整聽完一個句子,通常只抓到句尾就急著行動。因為現在短影音文化盛行,過去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在看Ipad 上的兒童影音,所以她一開始的字彙量、表達的能力都很缺乏,有時候反而會混合一些英文單字,是有趣的狀況。但是在課程後,她的詞彙量變多了,表達力也變好了。讓孩子長時間看短影音,也會導致孩子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短暫,需要大量聲光效果才能吸引注意。
老師會透過合作的方式,來改善每個孩子在學習上的弱項。像是寫數字練習,老師會讓不擅長數數跟數字關係的小朋友先唸數字,再讓不擅長書寫的小朋友寫數字,透過搭配完成練習。
雖然每次治療的路途都這麼遙遠,有時一間學校僅有幾位個案,但因為交通不便、父母時間有限,甚至缺乏對學習障礙的認識,這些孩子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協助與資源。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讓他們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與成長環境。在台灣能看到這樣的早療方式很難得,因應在地的特性而產生的醫療服務方式,對於未來要在台灣服務的醫師來說,是很好的見習機會。
留言
張貼留言